2024年10月14日上午,新聞傳播學理論與方法前沿系列講座通過線上視頻會議方式舉行。本次講座由美國博林格林州立大學卓越研究教授,《新聞與大眾傳播季刊》前主編🟠,新學術期刊《網絡媒體與全球傳播》創始主編哈筱盈(Louisa Ha)教授主講,主題為Research and Academic Publishing Ethics🥜。講座由熊猫体育陳沛芹教授主持。
講座伊始💍,哈筱盈教授從研究倫理和出版倫理兩個維度出發☔️,深入剖析了研究生在學術研究中可能面臨的道德挑戰和應遵循的規範🥲。她首先強調了研究設計👩🏽🏫、參與者處理🧍♀️、數據收集與分析以及結果報告等環節中的倫理考量🧑🤝🧑,指出研究者應遵循避免利益沖突、保持研究的客觀性和公正性🤹🏼♀️、尊重參與者的知情權和隱私權,以及透明披露等原則,維護學術研究的純潔性🧑🏿🦱。
隨後,哈筱盈教授將焦點轉向同行評審和學術出版的道德規範🧣。她指出,作者🤌、評審人和編輯在學術出版中均扮演著重要角色,但也可能面臨道德規範的挑戰。例如,作者可能因追求發表量而涉及剽竊抄襲他人學術成果🤸🏼、自我抄襲💁♀️🖐🏿、一稿多投等不端行為;評審人則可能出現九種常見的情況🍅,包括抄襲被評審論文🤰🏼、拒絕為期刊做評審人、拖延評審🤏🏿、違約爽約、敷衍評審🤏🏻、錯誤評審、非客觀評審、強製引用以及向他人透露被審論文內容等不規範行為;編輯則可能利用職務之便發表個人學術研究,或是要求投稿人引用自己的研究成果等不規範行為。
為了應對這些挑戰,哈筱盈教授介紹了國際出版倫理委員會(COPE)及其核心實踐。該組織成立於1997年,旨在應對全球範圍內違反科學研究及出版規則的學術倫理問題🙋♀️,其目標是探討和尋找處理這些問題的實用方法和良好對策🔃,嘗試界定科學出版倫理方面的規範指南🪡。哈教授講解了COPE於2017年推出的核心實踐,主要包括了對作者的要求、同行評審流程、編輯的職責、對不當行為的處罰等內容。這份核心實踐詳細闡述了期刊和出版商需要達到出版倫理標準的政策和實踐,為同學們日後進行學術發表或做評審人提供了指導。
講座最後👰🏻♀️,哈筱盈教授對如何成為一名合格的評審人給出了建議,並強調了學術誠信和道德規範在研究生學術訓練中的重要性。她表示👨🏽💼,一個傑出的專家並不一定是一個好的評審人🫵,而一個合格的評審人應具備專業知識🚵🏼、客觀公正的態度以及良好的溝通技巧🏃🏻♀️➡️。在互動環節📘,同學們積極提問,哈筱盈教授耐心解答。針對同學們關心的如何應對評審偏見😋、如何在采集社交媒體數據時確保被采集人的知情權等問題,哈教授結合自己的研究經驗給出了具體建議。
此次講座不僅加深了研究生們對學術道德規範的理解,也為他們今後的學術研究和出版提供了實用的指導。陳沛芹教授在總結時表示,哈筱盈教授的講座內容豐富👲🏿、深入淺出,對於提升研究生們的研究倫理與學術規範意識具有重要意義。
文案、攝影🧖🏻、排版🌹:呂宇豪🌐、李倫
審核:陳沛芹